爆破信息管理系統(五)
01 點陣打印機dot matrix printer
點陣打印機具有7~24根電磁作用的打印針的打印頭掃描每個打印行。通過兩種技術可以提高打印質量:使用更多的針和循環重疊。通常多次通過每個掃描行可用來形成重疊點,但提高質量的同時也降低了打印速度。
02 算法algorithm
算法是解題過程的精確描述,由有限條可完全機械執行的、有確定結果的指令(或命令、語句)構成。算法是用計算機裝置能夠理解的語言描述的解題過程。設計算法和分析算法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問題。
03 文件共享file sharing
不同用戶共同使用某些文字的技術。文件共享是文件系統所提供的一項重要功能。
04 系統兼容性system compatibility
為一種計算機系統開發的軟件或硬件可適用于另一種或其它多種計算機系統的能力。系統兼容性是系列計算機的基本特性,是避免用戶在老產品型號上開發的軟件遭受廢棄的一種重要設計思想與技術措施。
05 系統維護system maintenance
為使計算機系統保持在(或重新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所需采取的維護措施,包括檢查、測試、調整、更換設備和修理等。
06 只讀存儲芯片read only memory chip.ROM
只讀存儲器芯片是正常運行情況下存儲內容只有讀出操作,沒有寫入操作的半導體存儲芯片。寫入數據后,即使切斷電源,ROM存儲內容仍不會消失。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
07 磁盤magnetic disk
在恒速旋轉的圓形磁性媒體表面沿同心環形軌跡,通過磁頭電磁轉換器件進行數據記錄的直接存取存儲設備。磁盤按基片材料分為硬磁盤(硬盤)與軟磁盤(軟盤)兩類。
08 磁盤驅動器disk driver
磁盤驅動器和磁盤控制器構成了磁盤存儲器。磁盤驅動器的功能是驅動盤片按一定轉速穩速旋轉,驅動載有磁頭的頭臂到達且穩定在指定的半徑位置上,控制磁頭在盤面磁層上按一定的記錄格式和編碼方式進行寫入和讀出。包括硬盤驅動器(又分固定磁頭和可動磁頭)和軟盤驅動器。
09 計算機安全computer security
防范與保護計算機系統及其信息資源在生存過程中免受蓄意攻擊、人為失誤與自然危害等引起的損失、擾亂和破壞。已衍生成為一門研究計算機安全防護理論和方法的技術學科。計算機安全是由計算機設備安全和計算數據安全組成。
10 人機交互系統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
支持人和計算機系統直接進行交互通信的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完成人機之間的信息傳遞以提高計算機系統的友善性和效率。
11 軟件安全性software safety
使軟件所控制的系統始終處于不危及人的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的安全狀態的性質。IEC國際標準SC 65 A-123(草案)把軟件危險程度分成四個層次:災難性、重大、較大和較小。人們把一旦發生故障就可能危及人的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的軟件稱為安全第一的軟件。
12 多媒體計算技術 multimedia computing technology
使用計算機綜合處理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多種不同類型媒體信息的技術。
13 多媒體技術multimedia technology
多媒體技術指能夠對文字、聲音以及視頻影像等信息形式進行綜合處理,并能在計算機系統上輸入、輸出的軟件和硬件技術。
14 二進制算術運算binary arithmetic operation
對兩個二進制數所進行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運算。當操作數以定點形式表示時,稱為二進制定點加、減、乘、除法運算;當操作數以浮點形式表示時,稱為二進制浮點加、減、乘、除法運算。
1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研究解釋和模擬人類智能、智能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建立智能信息處理理論,進而設計可以展現某些近似于人類智能行為的計算系統。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
16 人機交互技術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
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是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常用的交互技術可分為:構造技術、命令技術、揀取技術和直接操縱技術。
17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
計算機系統中一類隱藏在存儲介質上蓄意破壞的搗亂程序。具有可運行性、復制性、傳染性、潛伏性、破壞性、欺騙性、精巧性、隱藏性和頑固性等特點。對計算機系統與網絡的安全和正常運行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18 計算機體系結構compurer architecture
1964年,Amdahl在介紹IBM 360系統時提出:計算機體系結構是程序員所看到的計算機的屬性,即計算機的邏輯結構和功能特征,包括其各個硬部件和軟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19 計算機系統可靠性reliability of computer system
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間隔內,計算機系統能正確運行的概率。系統可靠性一直是評價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表征。提高可靠性有兩種方法:避錯性和容錯性。另外,還要對系統進行可靠性分配和可靠性預測。
20 計算機應用技術technology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s
計算機在生產、科學研究、文化、管理、經營以及其它各種社會活動中的應用所涉及的原理、技術和方法。